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分级监管力度与监管选择——以企业伪造等级标签为例
【作者】聂文静 李太平 薄慧敏
【关键词】
农产品 质量监管 质量分级 惩罚性行政罚款
【摘要】以大米为例,利用安徽省超市采购销售数据,定量测度政府对企业伪造质量等级行为应当设定的监管力度,并基于相关法规政策,合理论证惩罚性行政罚款较之中美现行监管方式的优势所在。研究表明,在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框架内,特别是针对普通低价农产品而言,惩罚性行政罚款具有较高的处罚力度和较低的抽检概率,是适合中国农产品质量分级制度的监管选择。
上一篇: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研究
下一篇:投资者恐慌情绪对银行间风险传染影响研究